首页 > 信息资讯
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
发布时间:2024-12-02 | 来源:教育部

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,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,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。

 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,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,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,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,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、社会的关系,促进思维发展,培养创新精神,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三是坚持激发兴趣,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,强调学用结合,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,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。四是坚持统筹谋划,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,积极稳妥推进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。

  通知指出,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,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。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,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,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,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。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,推动产学研用结合,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,为教学提供支持。统筹信息科技、科学类、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等课程和课后服务,一体化实施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,大力推进基于任务式、项目式、问题式学习的教学。

  通知强调,要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,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。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,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,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。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,推动高校、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、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,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。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资源,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,加强校际间资源共享,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、学习、探究、实践的空间。

  通知提出,要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。将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,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,积极引进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。

  通知指出,要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。鼓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活动,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、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,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。

  通知要求做好城乡统筹,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,推动教师流动,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互联互通。城乡学校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,共享教学经验,共同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质量。


作者:
公告启事 更多>>
 
全国少年军校热血少年共祭英烈,主会...
4月3日上午9时,为缅怀革命先烈,发扬爱国主义精神,传承革命传统,中国...详情
“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”关爱青少年...
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家庭幸福、社会稳定、国家发展的基石,“普及心理健康教...详情
“热血少年 致敬英烈” 2025年少年军...
2025年,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...详情
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2025年春季学期报名
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家庭幸福、社会稳定、国家发展的基石。为认真贯彻党的二...详情
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 全国青少年北戴河活动营地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
©2024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版权所有
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360号     京ICP备11019790号-13
联系方式:010-65125587 传真:010-67010647 电子邮箱:61@china61.org.cn 邮箱:中国邮政100006-12